1 1
2 2

新闻中心

风+浪矩阵协同发电不是想象!上海交大绿氢产融发展论坛透露未来能源图景

时间: 2025-08-15 21:38:41 |   作者: 新闻中心

  8月15日是我国的全国生态日,“绿动全球 氢启未来”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展论坛在交大长宁校区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席教授高峰完成了一项风浪发电创新成果。

  随着海上发电装备大型化发展,新型海上风力和波浪一体化发电装备慢慢的变成为前沿研究,但尚处于概念设计阶段。高峰团队发明出能量收集机构新构型,实现无规则、非稳定海上波浪能全分量能收集;提出由同一能量传递介质和转化环节实现海上风力波浪复合发电和非稳定波动调节的大功率一体化能量传递新原理;提出模块化能量收集单元和发电厂设计方法,为大功率海上风力波浪一体化复合发电装备的系列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海上风和浪没有规律,高峰团队采用三段式叶片可追踪风速实现风轮直径变化,风轮吸收风能转化为机械能,风轮驱动能量转换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传递到地面经过蓄能器驱动马达和发电机发电。而针对海浪,团队利用动力学计算设计直径50米的浮子三维收集垂荡和摆动的海浪能量。每个风浪发电单元以三角形平台集合风与浪的手机装置再互相连接,组成海上发电厂。

  高峰表示,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海上风力波浪一体化发电系统已积累多个学术成果和发明专利,也希望能寻找合作伙伴实现这一未来海上风浪发电厂。

  论坛为助力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快速推进长三角氢能源绿色发展、铸就氢基绿色能源绿智融合示范基地、打造中国领先的氢能源产融创新和绿色解决方案,推动“大能源”专业人才队伍跨学科融合教育,提升行业能源转型及氢能尖端研发技术能力,齐聚近300位“绿氢”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畅论“绿氢”产融发展蓝图。

  论坛上,由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和上海市高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联合主编的《中国氢能产业绿色发展产融创新研究(2025)——构建绿智融合的中国氢基绿色能源产融体系》正式对外发布。全书由前言、“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对人类发展的挑战、中国“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发展、氢基能源新时代崛起、驱动未来氢基绿色能源产融投资机会、系统创新驱动氢能产业、“电-碳-氢”耦合市场化机制、创新技术加速氢能发展、氢能助力城乡绿色发展解决方案、产融实践和案例等九大篇章组成。

  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全世界创新研究院院长、绿氢产融研究中心主任胡洁介绍,学院以上海交大金课体系赋能中国绿色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打造“大能源”和“大信息”高端人才教育培训战略,他倡议通过产融结合和产教融合,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与高品质人才培养的互动,推进能源产业与高校的深层次地融合,最终构建中国绿色智能科技人才发展战略。

  原标题:《风+浪,矩阵协同发电不是想象!上海交大绿氢产融发展论坛透露未来能源图景》

卡车傍边的巨无霸特种大件运送车行进难度到底有多大?
根绝卡车变“祸车” 大件运送车辆专项整治展开
优化大件运送环境 进一步标准大件运送车辆通行监管

乐鱼官网登录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lease time: 2024-03-17 15:11:39